第七十四章 定军山-《回到过去当学阀》
第(2/3)页
轻轻拍拍桌子上的留声机,张孝若的脸上难掩自得之色:“父亲,听出来这是谁唱的了吗?”
张謇闭眼沉思片刻,随即意识到什么的他惊讶道:“莫非是谭鑫培谭大家的《定军山》?他不是去年刚刚过世吗?你是从哪个地方弄来的?”
张孝若笑呵呵道:“这是百代出品的第一批长篇,知道父亲喜欢京剧,专门想办法给弄过来了,除了《定军山》外,我这里还有《卖马》,不知道父亲是否满意?”
此时的张謇并没有正面回复儿子的话,而是满脸欣慰的从茶桌上拿起《申报》,将报纸抻平慢慢看起来,摇头晃脑,显然心情十分不错。
可惜这短暂的祥和并没有持续多久,仅仅是过去几个呼吸的时间,张謇脸上的笑意就逐渐消失,随即慢慢凝重,反复看了三遍,每个字都仔细咀嚼后,最后化为激动二字写在脸上。
“孝若,你快过来看看,这报纸上刊登的新闻可是真的?我这老花眼实在是不敢相信。”
少见父亲这般模样,张孝若也收起脸上的笑容,走过来坐在张謇身边,接过报纸认真地看起来。
“祝贺求新机器厂成功轧钢
近日,在程诺教授、朱志尧厂长、陈兆锵等人的支持下,求新机器厂成功炼制优质钢材,并轧取钢板,品质优越,比之国际市场所售卖的钢材质量要更胜一筹,价格方面更是远远低于平均水平。
据悉第一批钢材首次使用在美国万吨巨轮上,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业人士表示未来该钢材不仅可以用在造船、造车、造大炮,更可以直接用在民用方面,将有力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。
如果说之前国人实业家们的头顶笼罩着阴影,那么今天将是改天换日的一天,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原材料方面被列强钳制,可以大胆的发展自由工业产业,在此希望程教授可以在民族工业的统一战线上,不要给该钢材生产设限……
对于业界同仁的恭贺和请求,程教授在感谢之余也会积极扩大产量,确保发挥求新机器厂的领头羊作用,只要有需求,求新机器厂的钢材就尽量满足,实业兴国,同时在这里也希望广大有志青年报名加入求新这个大家庭……
本报记者李天佑”
新闻虽短,但内容足够劲爆。
哪怕张孝若之前对程诺了解不多,兴趣也并不浓厚,但现在看到报纸上的新闻后,双手也忍不住颤抖起来:
“父亲,你说说这《申报》上面不会刊登假新闻吧?要是那样的话,这可就是惊天大料。”
“《申报》在业界有口皆碑,你觉得它会干这种自掘坟墓的事吗?”
张謇虽然较之钢材已经平静了许多,但此时他也有些口干舌燥,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,喝下去才觉得心脏的跳动没有刚才那么剧烈。
“可是这进程也太快了吧,我还记得年初的时候,求新机器厂已经半死不活,当时朱志尧还找上门来,找我们筹集资金,眼看着只剩下破产和被收购两条路可走……万万没想到眼下的它不仅闯过难关,还带来了一份这么大的礼物。”
作为民营机械行业的领军者,求新机器厂的牌子自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当初有难时,商界出了不少力气去帮忙。
上海地方绅董、商会都反对将求新机器厂售与洋商,要求北洋政府收为官办,但北洋政府没有接受。后来几经交涉,北洋政府不得已退后一步,表示可以核准后进行中法合办。
当然,所谓的中法合办,只不过是维持表皮的脸面罢了,实质上真走到那一步,也都是法国人说了算。
好在程诺及时杀出来,不仅拯救了求新机器厂,还提供了这么大的一份技术方案支持,让阅读报纸的张孝若啧啧称赞。
“俗话说得好,听人劝吃饱饭。”张謇拿过报纸,现在看到这个新闻还是有些恍惚:“先前让你跟致远接触,你还不乐意,现在想再拜访人家,估计都协调不出人间了,人人都想巴结这个财神爷了。”
张孝若摸摸后脑勺,有些不好意思道:“不听父母言,吃亏在眼前,我算是彻底领悟了这个道理。”
“你呀,还不算晚。”感觉报纸上有些褶皱,张謇抻开抖动了一下,若有所思道:“不过话说回来,眼下还不算太晚,在文章中我看致远提到了‘棉铁合营’,这里面似乎有些深意。”
受这句话启发,张孝若在嘴里重复了几遍这个词后恍然大悟,猛拍大腿:“父亲,我想到了,这个棉铁合营你之前之前出任农林兼工商总长提到过这个观点。”
说起来张謇不仅因为大生纱厂与棉纺织业有关系,他还出任汉冶萍公司的总经理,在当时就明确地突出棉铁业的重要地位,认为棉、铁两业可以操经济之全权,为国家计,应作为重点发展方向。
后面在公家担任要职时,更是将农林、工商两部合并为农商部,并出任农商总长,进一步重申他的棉铁主义,至此,钢铁工业在国家的经济认识方面完成质的飞跃,成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规划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