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三章-《嫡长孙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第一百零三章

    第103章

    下午起,京城就下起了雨。绵密细雨如丝坠向大地,冰雪渐渐消融,春天越来越近。

    周承礼自收到密函起,就一直在沉思。

    朱明熙忍不住问道:“周大人,是不是有什么不对?”

    “没有,很顺利。”他的指腹摩挲着粗糙的纸页,笑了一声,“太顺利了。”

    很顺利和太顺利,虽然只差了一个人,表达的意思确是天差地别。

    朱明熙看着细雨绵绵不休,楼台都被笼罩在雨中,路上油纸伞、蓑衣来来去去,青石台淅淅沥沥,巷子十分寂静。

    他非常佩服周承礼总能找到各种各样,千奇百怪的地方会面。例如这个造纸工坊,来往的人很稀少,多半都是坊内的长工,他还能闻到一阵阵的竹叶香味,这是周承礼的地盘。

    “陆诚的人马安排在西南角的山坳里,五城兵马司的南城、东城兵马司指挥使是我们的人。皆时你穿衮冕龙袍,由南城兵马司指挥使护送你入城,兵部侍郎在内城接应。城内应该是由陈昭守卫,不过京卫人马不在朱明炽手上,也不在陈昭手上,他手里只有锦衣卫,虽然锦衣卫全是精兵,但是数量太少,陆诚足以对付了。”周承礼淡淡地交代他,“常远会在开平卫拖住朱明炽,你登基之后,就将京卫、通州、蓟州的兵权收到自己手上,稳定朝野不成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那朱明炽呢?”朱明熙问他。

    周承礼摇头道:“你还能杀得了他不成?你占领京城,他一时半会儿杀不回来,必割地为王,你不如顺势就给他封个王,他再反杀回来的话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了,好的是朝中拥护你的大臣不少,看来不满意他的人也很多。”

    朱明熙其实心里清楚,周承礼就是故意留着朱明炽的,两虎相争,只要朱明炽一日不除,他就得永远听周承礼的。不过这都没什么,朱明熙已经很明白天不遂人愿这个道理了,他只希望杀了朱明炽,别的都无所谓了。

    他就笑道:“拥护我的多半是拥护嫡子继承皇位。倒是没想到,原本章渊是最遵从立我之人,现在却是最全心维护朱明炽的。世事难料。”

    周承礼什么都没有说。

    凭他敢跟朱明炽比,头脑清醒的都应该明白,谁才是真正合格的帝王。

    朱明熙用右手拿着茶杯,不大灵活地喝着茶,又问周承礼:“什么时候开始?”

    “朱明炽出城之后,陆诚等到他走远,会以烟火为信。”周承礼道,“不用急,战场上的事,一变万变,是生是死都是赌术。”

    如周承礼所料,朱明炽御驾亲征并没有准备很长时间,这次他带的是禁卫军外的其他几营。本来是由其他指挥使指挥的,现在全部收归于帝王之手,除了留下禁卫军护卫京城,至于禁卫军令牌在谁之手,无人可知。众人均猜测在陈昭手上,陈昭不动声色,只有他才知道,令牌很有可能在周承礼手里,不过也无妨,里面早就已经被偷梁换柱了。

    在准备的这几天里,京城开始戒严,边关之乱,就是普通百姓也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。

    兴,百姓苦。亡,百姓苦。

    更何况战乱逼近的可是开平卫,京城百姓有些惶惶。

    前朝宋时靖康之耻,可谓是华夏之大耻。宋朝战败后,宋钦宗一意对金人谄媚讨好,搜家掠户地满足金人的要求,金银布匹、妇女皆送给金人,开封城民不聊生,饿殍千里。国弱则无民强,即便是大宋再富足,在铁骑之下也是满目疮痍,破败卑微。

    这些痛苦,没有经历过战乱的人永远也无法理解。

    每当这个时候,一个战无不胜的将军,一个能保家卫国的铁汉,就是百姓最狂热爱戴的对象。

    朱明炽亲征那天,他们甚至自发地涌到了城门口送他。望着恢弘而整齐划一的军队,望着高坐在马背上,身着战甲的帝王,他们激动地高喊着陛下万岁,皇上万岁,万万岁。

    朱明炽以前也打过仗,但这是他当皇帝之后,第一次看到百姓为此而激动。

    他们的陛下要为他们亲征啊!

    虽然此事不真,但望着声嚣起伏的人群,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,朱明炽嘴角微勾。他想,即便真的发生了这种事,他也会带领他的军队誓死保卫国家,保卫他的子民。

    毕竟他从没有听到过有人,这么真诚的喊他万万岁。

    朱明炽看向城门,文武百官正站在城门口送他出城,她也在其中。她对他挥了挥手,袍角被风吹动。

    他对身边的陈昭吩咐:“开平卫那边,我已经让高镇、魏颐带兵去了,他们应该会趁着今天或明天晚上有异动,你注意应对。”他暗中留了三万兵马给陈昭,到时候周承礼必然带兵入城,但他的大队人马其实是陆诚的军队,他会带军假意前往开平卫,然后从后包围陆诚的军队。周承礼没有后援之力,必然会被围困城内,正好把那些有谋反之意的文臣也一网打尽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两人一早已经商量好的对策,照做就行了。

    陈昭应喏,随后朱明炽一勒缰绳转身,浩荡军队终于启程,百姓目送他们的战神远去。

    长宁送他离开后,去大理寺与同仁道别。朱明炽临走前就不让她再去大理寺了,很快她就要以外调的名义辞官一年。大战在即,大理寺的人也无心公务,窃窃私语地议论着边疆战乱的事。

    长宁就问沈练:“您不管管他们?”

    沈练看了下属一眼道:“不管,难说没下顿了。”

    长宁听得一愣,沈练很快又补充:“……我开个玩笑。”

    长宁无言,然后说:“大人,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,您还是不开玩笑的好。”

    沈练就问她:“有这么可怕?”

    “一点点。”

    沈练背着手看着窗站了会儿,说:“你要去湖北出任就好好去吧,大理寺有我和纪贤。他这个人虽然有点不靠谱,但是能力还是没得说的。等你回来,大理寺再集体给你办个接风酒。不过你这一去,要多久才能回来?”

    长宁说‘少则一年’,然后沈练就朝她看过来,他嘴角微微一勾,像是笑了,“那可要恭喜你了。”

    长宁突然想问他何喜之有,但沈练已经摆摆手走了。她看着沈练的背影,觉得沈练可能知道些什么。

    她细想自己在大理寺这几年,空降大理寺任大理寺寺副,随后升任寺正。朱明炽登基,董耘任大理寺卿,随后董耘倒下,庄肃被贬。她就是这么,艰难地一步步走上来,现在,她是大理寺少卿。

    沈练这么聪明的人,怎么可能不知道什么呢。但是他太聪明了,就算知道也不会说的。

    长宁走的时候又回头看自己常走的那道路,雪已化去,一头驴栓在柿子树上,甩着尾巴啃树上刚长出的嫩芽。

    旁边有两个司务在讨论:“纪大人的驴再怎么吃下去,今年别想结柿子了。”

    “唉……”

    她听着就笑了笑,然后看了看大理寺朱红的大门,上了马车。

    她回到家中心里却觉得空落落的。

    顾嬷嬷正在做针线,见她回来就给她看:“……这是给孩子做的小袜。”真的很小,可能只有两个指头这么大,很可爱。

    长宁拿来捏了捏,就笑了:“倒是挺有意思的,不如我也做一双。”

    顾嬷嬷欲言又止,她想说少爷您那个针线功就算了吧。

    长宁放下了小袜。她要把吏法新编写完,等朱明炽回来,正好就能够颁发施行了。他去亲征了,也不知道一两个月回不回得来。

    第二天上午,赵长淮过来了。

    自从知道长兄……长姐有孕之后,他几乎每天都要过来转一转,有时候带点补品,有时候带点蜜饯干果。这次给她带了一盒盐津梅子,咳嗽了一声跟她说:“我听人说是……酸儿辣女。”

    赵长宁大概是愣住了,半天才说:“二弟,民间流言不可信。”顿了顿又加了一句,“更何况我真的不太想生儿子。”

    赵长淮哦了一声,好像也没打算走,就在她书房里找了把椅子坐下来:“既然你有孕,就不会去衙门了吧?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长宁继续写自己的字。
    第(1/3)页